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“分装食品”。分装食品是指将已有的预包装食品进行重新分装、包装的行为,例如将大包装的食品分装成小包装销售。这种行为虽然不涉及食品的加工和制作,但仍然属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,从事食品生产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。而分装食品属于食品生产的一种形式,因此在法律上被纳入了食品生产许可的管理范围。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分装食品的原料来源于合法的食品生产企业,并且分装过程仅限于重新包装、贴标等简单操作,部分地区可能会对这类行为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大多数地区仍要求分装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。
此外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多次强调,分装食品应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的要求进行管理,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。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分装食品活动的,将依法受到行政处罚,甚至承担刑事责任。
因此,无论是自行分装还是委托第三方进行分装,都应确保具备合法的生产资质,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食品安全。企业在开展分装业务前,应主动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咨询相关政策,办理必要的手续,确保合规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