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,根据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》(工信部联企业〔2011〕300号),中小微企业按照行业分类进行划分,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指标:
1. **从业人员**:指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人数,包括长期职工和临时职工。
2. **营业收入**:指企业通过销售商品、提供服务等取得的收入总额。
3. **资产总额**:指企业拥有的全部资产的价值,包括固定资产、流动资产等。
不同行业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。例如:
– **工业**: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;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下为中型企业。
– **批发业**: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;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为中型企业。
– **零售业**:从业人员3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;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为中型企业。
– **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**: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;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下为中型企业。
此外,国家还针对小微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如减税降费、融资支持、创业扶持等,以促进其发展和稳定就业。
总体而言,中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推动经济增长、增加就业、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因此,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对于精准实施政策、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。